排线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排线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资讯】先正达激发中国农业的潜能断节莎

发布时间:2020-11-04 10:20:43 阅读: 来源:排线厂家

先正达:激发中国农业的潜能

全国消息:蔬菜是中国近年发展较快的农业产业之一,在“中国蔬菜之乡”山东省寿光市,总投资100万美元的寿光先正达种子有限公司占地10万平方米,致力于番茄、椒类、西瓜等蔬菜的试验和示范,先后引进推广几十种名优蔬菜瓜果新品种,并为农民提供栽培技术的指导和培训。

这是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的先正达(Syngenta)公司在中国的一家子公司。先正达于2000年11月13日由阿斯特拉捷利康的农化业务——捷利康农化公司与诺华的作物保护和种子业务合并而成,这次专注于农业科技的强强联合,造就了世界第一大植保公司、第三大种子公司。每年,先正达的植保产品帮助了全世界400万吨棉花的健康成长,欧洲20%的啤酒酿自先正达的大麦。

在先正达成立之前,捷利康农化公司与诺华的作物保护和种子业务在中国已经成绩斐然。捷利康南通农化公司(今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投资超过1亿美元,目前是先正达全球三大生产基地之一。该工厂所用的原料有90%在中国采购,其除草剂“克无踪”、“功夫”是畅销全球的明星产品。

继承了捷利康和诺华在华多年打拼的根基,成立之初,先正达即加大在中国的采购力度,美国市场的许多杀菌剂所需的化工原料都来自中国。近年来,先正达在中国市场化学品的年采购额达到5亿美元。2001年,一家由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投资、采用先正达转让技术的杀菌剂生产工厂在常州开业,这不仅是国内农药企业第一次与世界大型农药公司合作。也是先正达对中国投资模式的转变。

“研究数据表明,采用现代植保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10%-20%的生产力。现代植保方案可以用来解决世界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导致的一系列粮食问题。”面对当今世界各地不断出现的粮食危机,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的狄仕文(Stephan Titze)认为先正达和中国农业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狄仕文来自捷利康公司,这位瑞士籍澳洲人有着很强的语言天赋,懂得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英语、印尼语等多国语言,如今,他又在深刻体会和理解中文和中国。

“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先正达在中国的主推产品和推广方式具有很强的类似性。”曾在多个地区和国家工作的狄仕文对《商务周刊》说,“不同的是,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农民非常分散,我们却只有700多名员工专门从事农民培训业务,这为我们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中国每年大约有1亿亩作物使用先正达的产品,为了帮助农民更安全有效地利用新的种植技术,从2002年开始,先正达与农业部相关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进行农业研发和农民培训项目,比如超级杂交稻药剂防治新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黄土高原春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及配套机具研究,以及玉米病虫草害防治新农药示范推广项目等。通过培训,先正达将先进的植保技术和产品带给中国农民。截至目前,先正达已经在中国200多个县市举办了4万多场农民培训会,培训了200多万农民、推广技术人员和农药零售商。

为进一步提高先正达全球供应链营运效率,更好地拓展亚太地区的业务,2006年,先正达加强了在中国的生产能力,并在南通的工厂兴建技术中心,加强在中国的技术支持能力,为将来更多的生产项目提供支持。同时,先正达在那里投资2800万美元生产新一代用于杀虫剂配制的埃玛菌素原药。这两个项目的落成,标志着南通工厂已成为先正达全球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在产品层面,先正达正计划送给中国农民一份礼物。“我们计划在未来5年内推出50个新产品,而现在我们每年约推出3—4个新产品。”狄仕文介绍,“到2013年,我们将有50%的销售来自于新产品。”

在采访中,他一直强调“科技能使农民用更少的资源生产更多的产品”。重视科技和研发是先正达的传统。先正达全球2.4万员工大约有4000余名员工从事研发工作,2008年用于研发的费用高达9.7亿美元。

2008年10月20日,先正达全球第六大研发中心——先正达生物科技(中国)有限公司(SBC)在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正式开始了科研运作。短短一年内,该研究中心已达到了70人的规模,正在测试评估的技术数额已达到上百个。

SBC是先正达的全球第二个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也是我国首家外资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机构。这家公司给海外打拼的中国人提供了回国的平台。“我,还有我们负责项目管理和业务拓展的梁继红博士等人都是这样归国的。”先正达生物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王迅告诉《商务周刊》。在先正达北美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工作多年后,这位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植物生化博士选择了回国效力。

先正达的生物技术涉及基因组、作物转化、合成化学、分子毒理学以及环境科学、高通量筛选、标记辅助育种和先进的制剂加工技术,王迅及其团队主要致力于研究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的抗旱、增产等农艺性状。他们秉承先正达全球以研发创新和合作为基础的发展模式,一年多来不仅加大了跟国内科研院所的合作,也不断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知识储量。

2009年初,SBC与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达成一项为期8年的合作协议,旨在以水稻为模式植物,对新型基因功能进行实验室和田间验证,用于水稻、玉米和大豆等主要作物的性状研究。7月,先正达又与中国农业大学达成为期三年的研究合作。目前,SBC的合作项目已达到20多个,其中一些项目还分布在韩国等亚太地区。

“科技能使农民用更少的资源得到更多的产出”

——专访先正达中国总经理狄仕文

《商务周刊》:改革开放30年来,在您看来,中国的农业是否开始了一些历史性的变化?

狄仕文: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是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中国城市化的进展将会继续进行,更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因此会有更少的人耕耘田地,也就造就更多的大农户。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和经济作物需求,大农户需要通过各种科技手段提高产量、生产更多高品质的农产品。中国有着全世界22%的人口,却只有7%的耕地,当然,也还有水资源等条件的制约。中国农业目前最大的挑战是用更少的资源生产更多的农产品,种子技术、植保技术和其他农业方面的投入和实践经验是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办法。

另外,中国消费者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更注重健康饮食,更倾向于消费高卡路里的肉类和更高品质的蔬菜瓜果,这些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也很大。目前,中国政府取消农业税等政策也有利于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许多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投入、农作物的补贴也将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商务周刊》:虽然先正达成立于2000年,但先正达的前身捷利康农化公司以及诺华的作物保护和种子业务在中国已经有很长的经营历史。在新的发展阶段,你们有着什么样的工作重点呢?

狄仕文:是的,我们与中国的农民有着长久的合作关系。长期以来,我们为中国农民带来了植保新科技,帮助他们提高产量、质量和收入。这个过程在延续,我们也将为不同地方的农民介绍更多的技术和植保产品。通常来说,我们会与当地的大学和农业部下属相关机构测试植保产品的适宜性,证明该产品对农民的价值,同时也会培训农民,教给他们最好的使用方法。现在,先正达也引进多样化、高品质的种子给中国农民,这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产量和更棒的产品品质。

对于农民来说,经济收益很重要,只有获得良好的收益,他们才会更积极的从事农业。比如针对中国的水稻市场,我们已经引进了一种新的杀真菌剂,控制作物疾病,能够让作物更强壮,产量能够提高20%。

《商务周刊》:跟其他西方国家相比,先正达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和推广方式会有所不同吗?

狄仕文: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先正达在中国的发展方式和产品基本上很相似。不同的在于,中国有着分布在非常广阔土地上的大量小型农户。所以我们有700多名的员工专门从事于农民培训业务,这些员工通常来自于农业高校,他们为中国所有的农业省份的农民提供技术培训,以确保农民正确使用技术从而获得最佳效果。从这方面来讲,中国在规模上有所不同。同时,中国政府有一个强大的组织来支持农业,我们也经常同他们在技术推广服务领域开展合作,以覆盖中国的广大农民。

《商务周刊》:过去两年,中国的许多私人资本从其他原本高收益的行业转向了农业领域,您怎么看待这个趋势?

狄仕文:全球人口增长很快,同时人们也在积极追求高品质的健康食物。这些都会激发农业的增长潜力。先正达一直专注于农业,我们也非常相信农业的发展潜力。每年我们投资数以亿计的资金去研发更加适合农民和消费者的技术和产品。针对全球人口的激增,我们认为新科技能够解决这些挑战,实现用更少的资源生产更多的产品。我们也大量投资在中国的作物保护和种子业务,因为我们认为这是有着很大前景的领域。

《商务周刊》:当我们提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时候,通常有两种解决模式:一是城市化,让农民去城市找工作,另外一种是延伸整个农业产业链,创造更多跟农业相关的就业岗位,比如农村金融、农村服务等,您认为哪种模式比较好呢?

狄仕文:农业市场中存在基于这两种发展模式的成功案例,单独的任何一种都不太可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城市化和土地集中规模化会继续进行,同时成功的农村商业和价值链将会得到发展壮大和增值。在这两种发展模式中,科技都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去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可以负担的食品和多样化的更高质量的产品。

道友请留步单机破解版

三国世界百度版

科乐长春麻将手机版最新版